教参,顾名思义只是教师教学的参考书,其作用无非是帮助教师理解和处理教材。但是,如果我们唯教参至上,对教参上的所有结论都言听计从,教参的存在就失去了其参考价值。
多年来,一些老师已经习惯了依赖教参,教材的处理、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无不喜欢照搬教参上现成的东西,而一旦离了这根拐杖,几乎寸步难行,于是一些老师就成了教参忠实的“奴隶”。一项调查显示:如果离开了教参,有80%的教师写不好教案,有95%的教师不知道怎样给学生上课。
我曾问过许多老师,比如要教一篇文章时,老师首先想到的是看看教学参考书。假如拿过来的是一篇教学参考书上没有解读的文章,很多教师就会陷入茫然。这或许就是许多教师的困境,虽然在阅读的道路上走得磕磕绊绊,离开教参这根拐杖的搀扶就不能独立解读教材,但同时还要指导学生们学会阅读,只有“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
新课程改革在语文教学上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没有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就不可能有学生阅读个性化的养成。但是,如果教师只是以教参为教学的依据和标准,语文阅读又怎么可能呈现出个性化的特色?
曾听过一所学校的三位老师教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但几乎都是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理清文章思路,都是用那五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概括绘春内容(因为教学参考书上就是这么“图”的)。虽然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教法却几乎完全相同,很难看到哪位教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于是,我想:假如没有教参,每位老师都去独立地解读教材,设计教学方案恐怕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相同,毕竟每一个教师阅读教材后的感受不同。现在,因为大家都按照教参上课,顺着教参思路设计教案,教师对教材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没有在教学中反映出来,结果造就“千人一面”的课堂教学。教师在不经意间给语文课套上了一层坚硬的外壳,“学生从他的话里感觉到他的思想是停滞的、僵化的”,哪里还有灵动可言?
教参只是教参,它最多只是别人对文本思考的结晶,最多能为我们的教学思路增加一些启发而已。至于是否适合自己的教学,还要依所教学生的基本学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而定,否则只能是一纸空文。依赖和照搬教参只会磨灭我们自己独特的教学体验和教学创造的灵性,只会让我们像井底之蛙那样,永远跳不出那片狭小的天地。缺少了自己对教材本身的分析和理解,缺少了自己对教材的真正的解读和观照,没有自己的真实感情,没有独立的思考,也就没有对文章的深刻领悟,当然也就不会出现有自己风格的老师。
新课程还提出教师既是教材的使用者,又是教材的开发者。开发就是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活”起来,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有生机和活力,才会吸引住学生。
钱梦龙老师指出:“看一位教师是否成熟,主要标志有两条:一条是在教育思想上是不是有明确、一贯的追求,另一条是有没有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师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参与,是教不好语文的。要想走出富有自己个性的教学之路,不能总是“东施效颦”与“鹦鹉学舌”,面对教参,一个教师如果剔除不了思想上的“奴隶”心态,就不会有课堂教学成熟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