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放在父母陪伴孩子身上也同样适用。父母为孩子提供再多的物质享受,再多的金钱,也比不过长久的陪伴。
父母的陪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同样重要。它会影响到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会影响到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甚至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家庭关系的处理。但是,很多父母还是会由于各种原因,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
忽视孩子的家庭教育
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却往往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才是对的。于是,他们把孩子送进学校,以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就万事大吉了。然而,他们没有想到是,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个孩子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问题学生”。孩子的教育是一门大学问,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套用公式定理,更不可能复制粘贴。
隔代教育拉开了与孩子的距离
大多数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对孩子的教育选择隔代教养。孩子和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生活在一起,这样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弊端:大多数老人不懂教育方法,只会一味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即便孩子犯了错,也只是象征性地对孩子进行口头批评。长期在骄纵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自由放纵,唯我独尊,不懂得理解和宽容,自私自利。
借口忙碌造就问题孩子
有些父母忙于工作,一早出门,半夜才回家。虽然也住在家里,但却很少和孩子碰面,致使孩子处于空巢或者半空巢的状态。父母只管给钱,孩子没人管教,面对孤寂的家庭和花花世界的诱惑,还有大把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往往沉迷于网吧、游戏厅,甚至结交不良社会青年走上歪路,影响孩子的一生。
夫妻关系不和影响孩子
在很多家庭中,夫妻不和,天天只顾吵架,却没工夫管孩子。有的父母甚至到了离婚的地步。爱的缺失往往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厌恶、逆反心理,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有的甚至在家庭外寻找关爱,走上早恋的道路。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营养学家兹泰尼研究发现,79%的青少年都喜欢跟父母在一起吃饭,他们认为晚餐的时候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比吃什么更为重要。很多研究也表明,全家人一起吃晚餐,对于家庭教养有很多好处:有助于孩子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哪怕父母双方,只有一个人能够赶上晚餐,能够跟孩子在一起就餐,也同样能达到以上的一个效果。
如果不知道该如何去陪伴孩子,不妨照着以下方法试一试。
每天陪伴孩子15分钟。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需要父母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父母应该全心全意和孩子一起互动,没有工作,没有压力,心无旁骛地陪伴孩子,建立高品质的亲子关系。
寻找可以与孩子一起做的事。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讲故事;一起游戏或打球;一起听段音乐唱唱歌;一起坐在沙滩上听海浪的声音,给孩子讲解大自然的知识;和孩子一起爬山,一起坐在地上研究自然,观察小动物、花草树木;还可以周末带上孩子,到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做客,以让他感受亲情,学会孝敬长辈。
倾听加身体接触。父母可以不加评判、没有指责、没有轻视、没有打击、没有打断,只是很单纯、很欣赏、很专注的、静静地聆听孩子的诉说。在聆听的过程中,父母可以简单地回应:嗯、哦、是哦、然后呢?还有呢?接下来呢......
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尽可能多一些与孩子身体上的接触: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头,握住孩子的手,拥抱孩子等。此外,欣赏的眼神也很重要。陪伴的方法还有很多,最关键的就是,在与孩子交流时,父母是否全身心的付出。
父母这种“职业”的特点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事业有成弥补不了家庭教育的失败。孩子需要父母双方的陪伴,孩子的成长教育,父母只有一次机会。
当孩子慢慢长大时,父母就会发现:他们越来越需要自己的空间;他们不再“无理取闹”地让你陪他;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扎到你怀里撒娇;不会再拉着你在床头像儿时一样央求你讲个故事陪他入眠.....孩子和父母最亲昵的时光,一旦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父母与其给孩子充足的金钱,还不如和孩子进行一段深入内心的交流,不如对孩子的理解,不如家人团聚的其乐融融.....要知道,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每个人都不是天生就懂得如何去做一个好父母的,但是你将一个生命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努力去肩负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若是生而不养,养而不教,还不如不生。孩子是父母这一生最重要的一幅作品,请务必谨慎地对待他。而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又何尝不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呢?(作者:王淑敏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