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有些家长抱怨,说自己的孩子很叛逆,如何如何不听他们的话,甚至还与家长对着干。比如,我有一次在广州做讲座,有一位妈妈说,她儿子特别叛逆,爸爸妈妈说什么,他就朝相反的方向做事,就是坚决与爸爸妈妈作对。在北京做讲座时,一位爸爸也对我说,他儿子读五年级了,也很叛逆。
一般来说,家长对孩子的叛逆是这样理解的:一是孩子变懒了,不愿意学习与思考,所以父母只要督促,孩子就不爱听。二是孩子受到同学的影响,尤其是班上那些不爱学习、不学好的同学的影响,变坏了。三是孩子的心理出了问题,是不是应该去看心理医生。家长对孩子叛逆的这三种理解,似乎有道理,但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家长把造成问题的原因都归咎于孩子,而没有从他们自身找原因。也就是说,孩子的叛逆,是不是家长造成的呢?或者说,家长自身的素质与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有问题吗?
据我的观察、思考与理解,孩子的叛逆,基本都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错误,或者家庭教育缺席造成的。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几个典型的问题:
第一,不少家长不太管孩子,甚至是不管孩子。他们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看管,完全是以隔代教育来取代家庭教育。这样一米,孩子在缺乏亲子教育、亲子关怀的环境里成长,会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缺乏心灵的情感的沟通,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心理,漠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因此,孩子一旦出现恐惧、担忧、不安、沮丧等情绪时,既缺乏父母的安抚,也得不到父母心理上的支持。
第二,不少家长管孩子,要么过分宽松,要么过分严厉。过分宽松,就容易变成溺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父母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这种教育方法,会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时间长了,就演变成一种自私的心理倾向,甚至会变得骄横跋扈,自私任性,父母都没法管了。过分严厉,父母什么都管,什么都问,孩子没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和机会,在完全压抑的环境里成长,孩子会变得怯懦,变得顺从,当顺从到了一定地步,可能会朝着相反的方向演变,而转变为暴戾。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孩子通常缺乏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一旦进了学校,就不太守纪律。课堂上爱讲小话,爱做小动作,甚至不顾别的同学的感受,做一些让别的同学难堪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父母过于严厉,在孩子面前太强势,孩子般会变得胆小怕事,甚至到了学校都缺乏安全感,不敢与同学交往,不敢参加集体活动。在课堂上,也不愿意主动表现,在集体活动中更难以成为突出的角色。我曾认识一位妈妈,对儿子管得很严,儿子做什么她都不放心,都要亲自去管,结果,她的儿子胆子很小,小学六年级了,都不敢独自乘坐电梯。
第三,不少家长把电视、手机和新媒体当作可信任的教育工具。比如,有不少家长认为,看电视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因此鼓励孩子看电视。还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玩手机可以培养孩子的交往沟通能力,让孩子学会适应社会。其实,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电视是娱乐媒介,它的所有的信息传播,最终都是为了娱乐,而娱乐又是为了赢利,即吸引广告。如果电视没有了收视率,也就没有了广告;而没有广告,电视节目也就要关停了。因此,电视内容设计的初衷就不是满足人们学习的需要,而只是满足观众的娱乐、消费心理。电视节目是低门槛的,它的信息和内容是3岁的孩子与73岁的老爷爷可以一起观看与接受的。让孩子过早地玩手机,进社交网站,不但会影响孩子学习,还会伤害孩子的视力。现在,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很多这方面的负面新闻,很多孩子因为沉溺于电子媒介而受到伤害。有些国家立法禁止16岁以下的孩子用手机。这些都是家长应该知道的。
以上几个问题,都是很多家庭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其实就是造成孩子叛逆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说,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家长和孩子之间缺乏正确的亲子交流,父母没有给孩子正确、恰当的教育,而且没有显示自己的教育智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与困惑时,家长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解决,不能给予应对问题的正确方法,不能给孩子心理的支持和引导。孩子失去对家长的信任,一旦孩子不信任家长,家长说什么、做什么,孩子都会觉得没有价值和意义,甚至孩子会很瞧不起家长。于是,家长与孩子之间就会出现心理鸿沟,并逐渐演变成代沟与代际冲突。(谭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