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看到微博上一则消息。大概是这样的,一位女士坐在高铁上,后面是一位妈妈带着一个“熊孩子”。这个“熊孩子”是一个男孩,总是不停地在踢前面的座位,让坐在他们前面的那位女士很不舒服,但考虑到是一个孩子在踢,那位女士也不好生气发火,可是,那个“熊孩子”总在踢,总在踢,前面那个女士实在受不了了,就回过头来,对后面那个妈妈说:“请问,能不能叫你的孩子不要踢座位靠背了。”结果,这个妈妈没有制止自己的孩子,没有说:“孩子,你这样做不对,影响阿姨休息了。”而是说:“别踢了,你看,人家阿姨生气了!”这个妈妈的话,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她这么说,实际上是在告诉孩子,不是你做得不对,而是因为阿姨生气了。为了不惹阿姨生气,你就别踢了。显然,这位妈妈的思维逻辑是错的,价值判断也错了。孩子踢前面的座位,让别人不舒服,是孩子的错,妈妈应该和孩子说不能这样做,这样是不对的。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在公共场所,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教育方式。这种情形,其实是在纵容孩子,是在用错误的方法纵容孩子犯错。
由这件事,我想起有一次在广州白云机场候机,当时,有一个妈妈带着一个男孩也在候机。我们乘坐的是同一个航班,都在排队,突然,那个男孩跑到了前面去插队,而且还拉着妈妈的手要往前挤。那个男孩和妈妈来得晚,本应该站在队伍的后面,但他们竞然挤到了最前面,这时候,前面有一个乘客看不下去了,就很不开心地对那个男孩说:“孩子,你应该和妈妈去排队。”没想到,那个妈妈马上就虎着脸,恶狠狠地对那个乘客大喊一声:“他只是一个孩子。”
那个乘客对妈妈的态度很生气,说:“你这样会带坏孩子。”就这样,两人吵了起来,吵了好久都没停下来。那个妈妈和男孩就是不排队,机场工作人员都看不下去了,但似乎又不忍心伤害孩子,就没有批评。
还有一次,我从上海坐高铁回北京。我邻座是一个六十来岁的奶奶,她带着两岁的孙子来北京。和她聊天,知道她儿子和儿媳妇想儿子了,于是,带着孙子来北京。一路上,这个2岁的小男孩,特别闹,不时大声喊叫。很有意思的是,每次小男孩喊叫的时候,这位奶奶指着我,对孙子大声说:“别喊,别喊!你再喊,这个叔叔会打死你的。车厢里好多坏人。”我明白这位奶奶是用这样的方式吓唬孙子,希望他安静下来。但她说了几遍后,我还是忍不住对她说:“你不能这样吓唬你的孙子,我不是坏人,也不会打死你的孙子。另外,你不要把车厢里的人当坏人。这样吓唬孩子不好。”这位奶奶听了我很严肃的话,连忙说:“我不是说你真是坏人,只是吓唬一下孙子。”我无奈地笑了笑,不再和这位奶奶说什么。后来,小男孩再喊时,这位奶奶不再对孙子说:“这个叔叔会打死你”了,她改了一下口,说“别喊,再喊,坏蛋就要来打死你了。”
这几件遭遇“熊孩子”的事,让我有三个感觉:第一,有的孩子没有教养,是因为妈妈没有素质,她并不认为自己的孩子做错了,也不觉得自己是错的。第二,一些孩子没有教养,是因为妈妈或者奶奶等长辈对文明缺乏认识,他们不懂得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所以她不会把正确的文明人应该有的行为规范告诉孩子,并以身作则。第三,有的家长在孩子很小,就培养了孩子偏颇的看法和阴暗的心理。第四,对“熊孩子”的教育,只能用文明人的规则来教育和引导孩子,当然,家长不知道文明人应该说什么做什么,那么,“熊孩子”长大了,可能会变成“熊大人”。(谭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