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岁的孩子,涉世未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有时令家长汗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必须时时起模范带头作用,做孩子的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做到。
【日常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一生享用不竭的源泉。生活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是由琐碎的小事组成。给孩子设立作息时间表,起床时间、睡觉时间、餐饮时间、学习时间、娱乐时间、洗漱时间等等。制定好了制度,要严格执行。可以有小的浮动,不可有大的变更。
例如说睡觉,到了晚上9:00必须睡觉,有时她不想睡,还想玩,这时不能妥协,必须坚持。那么让孩子睡觉的同时,家长也必须睡觉,全家熄灯,这样她才能安心睡觉。否则即使上了床还会挂念大人在做什么,也睡不着。不能要求孩子睡觉的同时,你在这边看电视,玩手机,那她也不服。
现在是信息社会,手机人手一部,无论是在乘车还是在店铺,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手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手机人人都喜欢,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即使是1岁不懂事的小孩子,也喜欢拿手机来玩。作为家长就要注意这方面的影响。在家里尽量控制手机的使用。很多家庭用手机、电脑、iPad来哄孩子,只要玩这些孩子就不闹了,还有3~5岁的孩子玩游戏,有时甚至家长都不会玩的游戏孩子却都会玩了。小小的孩子沉迷于游戏,正所谓玩物丧志,另一方面,孩子的视力正值发育时期,长时间的手机屏幕的刺激损伤视力,而且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我家小孩是不给手机玩的,现在仅仅会发微信,问候长辈;电脑、iPad是用来学习、做作业的时侯才可以使用,并且除了特殊的情况需要使用外,不让孩子看,我们自己也不看,以身作则。
电视也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一个问题。虽然电视能学到一些知识,但其对孩子健康状况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小学生看电视可以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这是原则,但是实施起来就很难把控。所以,我家的做法是,基本不看电视,不让孩子看,大人也不能看,否则就没有说服力。长时间看电视,对孩子视力的影响,对身体发育的影响是很难估量的。也许这种做法未必可取,但是,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她一生的财富。
现在的居住条件封闭了邻里之间的交往,也封闭了童年的许多快乐。作为家长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快乐,在家的时间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和快乐。休息日带他们去公园野餐嬉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快乐,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如果时间不长,就带她散步,跑步,去商场,去超市,见识社会的方方面面,积累知识和素材。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周六、周日,孩子忙得不可开交。我不认可这种做法,不要给孩子这么多压力,应该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现在学了这么多,长大就能成为科学家吗?未必。现在未学那么多,长大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也未必。当下,家长需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有良好的能力比学几样专长更重要。快乐的童年对他们身心健康、心智发展更为重要。培养孩子的目的不是把她拘在象牙塔里,而是要她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对孩子不能溺爱,虽然她还有些小,但是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不要都包办。比如洗袜子、自己的小衣物,洗脸刷牙,扫地,清扫卫生,择菜,洗菜等。我家包饺子的时候就给她一块面团,让她揉,还让她包。家里的事情可能的都让她参与。其实她的加入有时候会更麻烦、更慢,但重要的是参与。
【日常学习习惯】
从小培养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天长日久的结果,也是家长必须和孩子一起做的。在孩子小的时候看的那些看图识字类的书,可以读给她听,让她喜欢,每天都要给她读一段,逐渐地就养成了习惯,她会自己拿来一本书说讲故事。之后认识了一些字,就自己翻书看,当然不认识的字很多,主要就是看图。现在一年级了,认识的字多些,能自己看了。她会经常自己把书拿出来读,当然她还不能完全理解,不管效果如何,这总是一个好的习惯,必须坚持下去。
家长必须首先做好表率,在她学习看书时,也看书,不能她看书,你在娱乐,一起看书学习,她会更有动力。在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中,家长也有收获和提高。正如之前参加学校培训的一位老师所说,即使你不喜欢读书,在孩子面前,装也要装出来你也在看书,哪怕你拿着书进了房间去玩手机,但是在孩子看来,你是在读书,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家里可以随处放上几本书,哪怕孩子每天只是翻一翻,看几页,长久下来也是大有裨益的。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她的朋友。不能把她当成小孩子看待,动辄训斥,也不能以为她小什么都不懂,就事必躬亲,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很重要。每一个人无论大小都有自己的思想,所以要尊重她,把她当朋友看待,有事商量。如果事事以家长自居,态度蛮横,就会助长儿童的逆反心理。(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一位家长手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