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本家教创办于:2008年8月25日         当前网站版本:第三次改版
  精彩文章  
家庭教育育儿宝典学习方法美文推荐教师必读
 
  当前位置:本站首页 > 精彩文章 > 育儿宝典
别让电子产品毁孩子
点击:3120 来源:潜龙家教网 发布日期:2012-05-03
 

                              别让电子产品毁孩子 

   前几年,让父母们揪心的是孩子通宵达旦在电子游戏厅流连。如今,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让孩子们开始和这些新“玩具”形影不离,而且有年龄越来越小的趋势。
    iPad成了“电子保姆”
    去年,浙江一个幼儿园曾进行了一场引人关注的防拐演练,说它引人关注,是因为在所有物品中,iPad对孩子的吸引力远大于零食和玩具,全班36名小朋友,竟有10名被iPad“骗走”。iPad对孩子的吸引力何以这么大?
    一个工作日的中午,记者来到位于北京三里屯的苹果体验店,几个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正摆弄着iPad样品。一个3岁左右的男孩很喜欢一个小熊的游戏,他虽然不懂游戏规则,但看到色彩鲜艳的画面、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就忍不住去拍屏幕。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小家伙乐此不疲。他的母亲告诉记者,他们从山西来玩,孩子在幼儿园的小伙伴们很多都有iPad,他也闹着要一个。
    沈女士过年时单位抽奖得了一个iPad,很快,她就发现这个小板子有了一个很大的功能:哄孩子。原先孩子爱哭闹、不好好吃饭,自从玩上了iPad,自己窝在一个角落里,变得特别安静、听话,让她省心多了。
    孩子如此迷恋电子产品,引起了专家的关注。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告诉记者,他们在当地做过一个小调查,幼儿园几乎一半孩子家里都有iPad。他们玩的内容主要包括画画、游戏等。孩子玩的时候,会变得非常安静,因此很多父母还很开心,似乎家里请了个“电子保姆”。“这种玩具化的电子产品,对孩子有天然的亲和力,越小的孩子越喜欢,越容易上手。”杨雄说。
    国外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iPad已经成为小孩子的忠实玩伴。55%的家长表示,自己没有时间照看小孩子时,就把iPad丢给孩子。另有41%的人表示,去餐馆的时候会把iPad给孩子,这样可以有效地让他们停止哭闹。
    除了平板电脑,手机、电脑也都成了孩子的玩物。李先生的儿子在北京昌平某中学上高二,初一的时候就有了手机。“现在他们全班学生都有手机,有的还不止一部。学校禁止孩子带手机上学,但他们都偷偷地带。”前不久,老师找李先生谈话,就是因为上课时发现他儿子在用手机看小说。“我们也很无奈,孩子上学带着手机便于和家里联系。另外老师在黑板上留了作业,用手机拍下来,很省事。”李先生说。据了解,中小学生用手机打电话不多,主要用来发短信、打游戏、上网、看小说。
    孩子变傻还是变聪明了
    自从iPad成了沈女士儿子的玩物后,孩子的奶奶就经常和左邻右舍夸耀:我们家孙子可聪明了,切水果、打地鼠一学就会。可是,教育学专家却对这种“开发智力”的方式表示出深深的忧虑。
    杨雄告诉记者,上海曾经在一些学校尝试“电子书包”,就是用iPad辅导教学,引起了很大争议。“看上去好像很先进,但这样做对于孩子的认知、计算等能力的培养不但无益,还有害处。”
    “iPad那种多窗口、多界面的形式,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杨雄说。之所以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差,和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大关系。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的专一性,他们才能坐得住,踏踏实实地学习,对将来走进职场也有好处。
    杨雄说,以iPad为代表的电子产品,里面的设置、游戏等内容,其实是为成人设计的。比如,我们小时候都要背唐诗宋词,即便不太理解其含义,但锻炼了记忆能力。而这些电子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海量的信息存放,所以孩子们都不需要背,手指一点就什么都有了,时间长了记忆能力很难提高。还有,我们小时候都训练过加减乘除的心算,可现在只要按键,就能得出答案,时间长了孩子的计算能力得不到提高。小孩子通过书写可以提高耐心,锻炼把握性和平衡性,提高动作的精确度。                
    现在用手一划,相应的画面就呈现出来,简单易上手,却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最令人担忧的是,沉迷于电脑的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得不到提高。”杨雄说。“电子产品是没有生命的,是虚拟的。孩子们应该走进大自然,多和小伙伴接触,锻炼交往能力,而这些在虚拟空间是体验不到的。”此外,平板电脑对很多不富裕的家庭来说,还算是小奢侈品,盲目给青少年购买,会在孩子中间形成攀比的不良风气。
    解放军总医院儿科主任邹丽萍教授表示,目前孤独症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孤独症的特点是无法与人沟通,思维刻板。其病因有遗传方面的,也有环境因素,其中不排除过早使用电子产品所带来的影响。
    邹丽萍说:“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间交往本来就少,容易孤僻。如果孩子有孤独症倾向,尽早矫正,还有缓解的可能,但扔给他一个iPad,就好比给一棵长歪了的小树再挂一个书包,只会雪上加霜。”
    据杨雄介绍,美国硅谷的IT科学家们,本身就是这类电子产品的研发者,但他们都不让孩子过早接触,而是鼓励他们走进大自然,用泥巴、纸张等天然材质做手工。这种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才是开发心智的关键。
    孩子身边的“健康杀手”
    南京小学生毛毛上个学期评上了“三好学生”,父母给他买了个iPad作为奖励。后来,父母发现他看电视的时候老是揉眼睛,带到医院一查,竟然有了100度近视。北京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夏群表示,孩子玩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眼睛不知不觉就凑上去,长时间近距离的注视,会诱发近视眼。另外,手机的字很小,平板电脑的画面为了吸引人,往往做得闪烁不定,看得时间长了就会引起视疲劳。“如今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年龄越来越早,度数越来越深,都跟过早使用电子产品有关。”
    除了伤害眼睛,最让专家诟病的是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问题。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实验病理学研究室主任彭瑞云告诉记者,凡是接收网络信号的电器,都有电磁辐射,包括电脑、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机、电脑的辐射属于电磁辐射的微波范畴,虽然辐射剂量很低,但长期放在身边,有积累的效应。另外,相同的辐射量,对青少年的影响大于成年人,特别是对于脑、心血管、生殖系统的影响最大。专家呼吁,别让电子产品毁了孩子一生的健康。
    英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人们,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儿童在使用手机通话几分钟后,大脑的活动会迅速减弱。并且,手机辐射还会对孩子的听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英国政府建议,父母应当避免给16岁以下的孩子配备手机。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在这方面也很严格,比如法国即将通过法律禁止向6岁以下儿童销售手机,以及禁止向12岁以下的孩子进行手机宣传。
    专家指导健康使用
    尽管电子产品对孩子有那么多负面效应,但身处信息化社会,电子浪潮还是难以抵挡。各方面专家为“电子产品控”的家长们提出了具体建议:
    1.孩子在两岁前尽量不要接触任何电子产品,包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玩电脑、iPad每天不要超过30分钟,最好分为两次,上下午各15分钟。
    2.孩子18岁前,不要用手机。彭瑞云说,青少年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而手机辐射对于脑、心血管、生殖系统这些重要器官的危害最大,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
    3.如果孩子一定要用手机,最好只在打电话前开,打完就关掉。开着的手机不要装在衣服兜里。手机在收发信号时辐射最强,因此拨号中和刚刚接通的时候,应让手机远离头部。不要购买辐射性强的“山寨”产品。
    4.家长要学会利用电子产品,激发孩子思考问题。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使用电子产品,比如陪宝宝认字、听各种乐器弹奏出的声音、和孩子一起画画等,不要下载太多的游戏,只保留1—2个益智类游戏即可。
    5.多带孩子出去玩。家长带孩子出去玩,一方面能培养亲子关系,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增加小朋友之间的交流。千万不要让电子产品把孩子变成孤僻的“电子娃娃”。

 
返回
 
站内链接 返回顶部>>
布吉幼儿园坂田幼儿园吉华街道幼儿南湾幼儿园平湖幼儿园坪地幼儿园横岗幼儿园园山幼儿龙岗幼儿宝龙幼儿园龙城幼儿园观澜公办民办福城街道幼儿观湖街道幼儿龙华幼儿园大浪街道幼儿民治幼儿园莲塘幼儿园罗湖东湖幼儿清水河笋岗南园福保幼儿香蜜湖幼儿园梅林幼儿园莲花华富园岭蛇口幼儿园桃源幼儿园西丽幼儿园华侨城幼儿园南头幼儿园前海全部幼儿粤海后海凤凰玉塘光明新湖公明马峦碧岭石井龙田坑梓盐田公办民办石岩所有幼儿宝安新安幼园西乡幼儿园福永幼儿园沙井幼儿园松岗街道幼儿罗湖家教福田全部小学宝安小学大全南山小学名录龙岗公办学校东晓翠竹幼儿深圳请家教福田家教深圳上门家教龙华全部学校黄贝街道幼儿龙岗家教龙华家教光明学校名录坪山全部学校坪山街道幼儿宝安中学名录罗湖所有小学
中心简介 | 家教收费 | 在线答疑 |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深圳潜龙家庭教育 Copyright:www.szqlj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电话:0755-28168855 13590105550 谭老师  邮箱:szqljj@163.com QQ:846530835 技术支持:艺琼网络
中心地址: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民塘路中海锦城花园3C栋1楼(地铁4号线上塘地铁站A出口) 邮政编码:518131
服务范围:深圳家教 福田家教 罗湖家教 布吉家教 民治家教 龙岗家教 一对一辅导 光明家教 上门辅导作业 龙华家教 备案许可证: 粤ICP备120595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