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卷
1. A 2. D 3. B 4. A 5. D 6. C 7. B 8. C 9. B 10. D 11. A 12. A 13. C 14. C 15. D16. C 17. B 18. A 19. B 20. D 21. D 22. C 23. B
24.(1)三代:夏朝、商朝、周朝;(2分)政治主张:“仁”的学说(或以德治国,反对苛政);(1分)政治目的:推动中国历史重新迈向大一统。(1分)
(2)秦始皇(赢政)。(1分)历史事件:秦统一全国,政治上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任答一点即可,1分)影响:这些措施奠定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任答一点即可,1分)
(3)“推恩令”;(1分)削弱了王国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分)
(4)国家大一统。(2分)
25.(1)长安。(1分)张骞。(1分)原因: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汉武帝采取积极开放的对外交往政策;张骞通西域,开创了汉朝和西域各国友好交往的局面;军事上反击匈奴的胜利;互通贸易的利益驱动和商人的开拓精神等。(任答两点即可,2分)
(2)观点: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贸易、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分)
论证:①张骞通西域后,汉朝与西域使者相互往来,汉朝的丝绸、铸铁技术等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歌舞等传人中原。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2分)②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时已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从山东沿岸可达朝鲜、日本;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最远可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中国的丝绸等物品可经此转运到欧洲地区。(2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卷
1. A 2. B 3. D 4. C 5. A 6. A 7. B 8. A 9. A 10. B 11. C 12. D 13. B 14. C 15. D16.B 17. B 18. D 19.B 20. D 21. D 22.C 23. D
24.(1)少数民族向中原迁徙,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地区。(2分)匈奴族。(1分)氐族。(1分)
(2)黄河流域。1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或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分)
(3)北方农民大批难移,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相对和平稳定;南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等。(3分)
北方人南迁(材料三)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材料二)的主要原因。(1分)
(4)和平稳定的政治局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水利的兴修、农田的保护和农业科技的进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手段。(2分)
25.(1)魏;东晋。(2分)
(2)原因:深受汉族文化吸引,为改变鲜卑落后面貌,巩固统治。(1分)措施:说汉话、改汉姓、易汉服等。(任答一点即可,1分)
(3)观点: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分裂中也孕育着统一。(2分)
论证: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使在分裂中也孕育着统一的趋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长期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交融的重要时期,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也为统一创造了条件。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三国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对抗中进步,在竞争中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的恢复与发展,为统一奠定基础。北方民族大迁徙,北魏孝文帝等一些政治家推行汉化改革,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相互学习,使民族差异减少、认同感增强,出现了各民族大交融的盛况。这些都为后来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分)
结论:综上所述,国家统一与民族交融是历史的发展潮流,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发展。(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