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
基础题
1.(1)热胀冷缩 缩口 36.5℃ —20~100℃ 1℃ 27.5℃ (2) BAFCDE
2.(1)—6 零下6摄氏度(或负6摄氏度) 8
(2) ①0 100 40 ②冷热程度
3.C 4. 38.5 39.0
拓展题
5.20℃ 40℃
动手动脑学物理
6.略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基础题
1. A、B、E 吸收 C、D、F 放出 A、B、C、D、E、F
2.(1)固 B C 液 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 0℃ (2)不正确 环境
3.(1)不变 (2)正确 (3)不会 盐吸收环境中的水分形成盐水溶液,它的凝固点比水
的低且低于环境温度 (4)变多
拓展题
4.(1)不可能,因为锡的熔点比铅低 (2)不能,因为它们的熔点都低于2000℃。选用钨,因为钨的熔点高于2000℃
5.略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基础题
1.D、E D E 吸收 A、B、C、F、H 放出
2.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空气流动速度 吸收
3.(1)汽化 高 气体 (2)液化 (3)汽化
4.(1)缩短实验时间 97℃ (2)不变 此时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3)乙 (4)b (5)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小于或等于散失的热量
拓展题
5.(1)汽化 吸收 (2)汽化 液化
6.(1)减小 降低 (2)乙
动手动脑学物理
7.小芳
实验器材:两支相同的温度计
实验方法:一支温度计放在大树的背阴处,另一支温度计放在附近的遮阳伞下,经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即可验证。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基础题
I.B、C、D 吸收 A、E 放出
2.凝华 凝固
3、升华 熔化 凝华 4.D
拓展题
5、罐外 水蒸气 升华 吸热
6.(1)水蒸气 凝华 (2)空气湿润 气温在0℃以下 (3)不能 没有进行干燥和湿润 空气的对比实验,所以不能验证空气干燥时是否形成霜
动手动脑学物理
7、樟脑丸粉末和小树枝放在封闭的锥形瓶中,用酒精灯加热,樟脑丸粉末受热就会升华变为气态,可观察到锥形瓶底部的樟脑丸粉末越来越少 由于锥形瓶底部温度较低,气态的樟脑就会重新凝华为固态的樟脑丸粉末,粘在树枝上,形成雪景
第5节 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
任务一
(合理即可)饮料放进冰箱后结冰 水遇冷凝固成冰
汤煲一段时间后,汤越来越少 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
任务二
1.液化 放出 上
2.(1)下层温度比上层温度高(或蒸笼漏气导致气体到达不了上层 或水蒸气没到达上层就已经液化放热)
(2)下层比上层升温更快,高温加热的时间更长
(3)吸收 液化
3.(1) 加大火力(或用锅铲将水铲开) 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花生
(2)水遇到高温的油迅速汽化膨胀,在油面炸裂开来 将食品上的水尽可能滤干(戴好厨房面具)
4.(1)凝华 取完物品后,迅速把冰箱门关上(2)导热 低
任务三
(合理即可)猪脚很难煮烂,不利于咀嚼 用高压锅去炖猪脚,减少热量散失,沸点更高
第三章 测试题
一、单选题
1-7 CDBCD DC
二、填空题
8.(1) 62.5 乙 (2)甲 两件薄衣服之间有空气更保暖 羽绒服内充满空气更保暖
双层玻璃隔热效果更好(合理即可)
三、实验题
9.(1)B (2) 48 液态 4 (3)温度不断升高 B (4)它是熔点为55℃的晶体
10.(1) 14 (2) 98 (3)吸收 (4)小于
(5)图片答案略,Sorry
(6)水沸腾时需要持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7) 22 水温度较高时,温度降低得较快 水温度较低时,温度降低得较慢
四、计算题
11.解:
(1)由题意知,当实际温度为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6°C,当实际温度为10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86℃,所以每个小格的温度值为:t=100℃/(86—6)=1.25℃
(2)所测水的温度为26°C时,温度计内的液柱上升了26-6=20个小格(相对于准确的0℃而言),则实际温度为:1'=1.25℃x20=25℃
(3)当用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时示数为6°C,比温度计标示的0°C高了6个小格,所以实际最低温度为:t₁=0℃-1.25℃x6=-7.5℃
当用温度计测量沸水时示数为86°C,比温度计标示的100℃低了100-86=14个小格,
所以实际温度为:t₂=100℃+1.25℃x14=117.5℃,所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7.5~117.5℃
答:(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1.25℃
(2)水的实际温度是25℃
(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7.5~117.5℃
五、综合题
12.(1)①液化 ②凝华 ③熔化
(2)升华 吸热 降低 (3)①用洗脸水冲厕所 ②用淘米水浇花等
13.(1)汽化 (2)D (3)降温 (4)空气 水 (5)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