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者的产生与传播
基础题
1.振动 琴弦 空气柱 鼓面 2.C 3.A
4.(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或发声体在振动) 转换法 B (2)空气
(3)逐渐变小 不能 理想实验法或科学推理法
拓展题
5.(1)t=s/v=(8.5m×2)÷340m/s=0.05s
(2)s=vt=340m/s x0.1s/2=17m
6.(1)固体 (2)不同 3000 (3)无 钛合金 传声速度快,减小声音延迟(答案合理即可)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基础题
1.B 2.甲、乙、丁 甲、乙、丙 不同
3.(1)响度 (2)音色 (3)音调 (4)音调 响度 4.D
拓展题
5.(1) A (2)音调 频率 (3)不同 振幅
(4)控制变量
6.(1)瓶子和水 a (2)瓶内的空气柱 a
动手动脑学物理
7,略
第3节 声的利用
基础题
1.②④⑥⑦ ①③⑤
2.(1)s声=vt=340m/s×2s=680m
(2)s车=1/2s声=1/2 x680m= 340m
拓展题
3.改变凹槽的间距 控制汽车行驶速度(回答合理即可)
动脑筋学物理
4、略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基础题
1.A 2.A 3.响度 dB 变大
拓展题
4.D
5.(1)空气 相互抵消 (2)A (3)B (4) B
6.略
第5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任务一
播电视节目时把声音调小 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把房门、窗户关紧 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佩戴防噪声耳塞 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任务二
1.①:真实房间是由空心砖建造的,为了模拟真实房间,不能选实心纸皮 铝板硬度高,用剪刀很难将其剪断,选择①最适合
2.B:房间的形状通常为长方体
3.(1)外面 安静 (2)防止声音从缝隙向外面传播 保持不变 传播距离 (3)2 隔音板
任务三
4.若声音响度相差不大,人的耳朵很难听出区别
5.厚度越厚,虽然隔音效果越好,但成本更高,还会导致房间使用空间变小
6.不能长时间佩戴耳机听大音量的音乐
7.将一部手机放在房间模型里面,分别播放音量相同、频率不同的声音,将另外一部手机放在房间模型外边,记录和比较声音的噪声等级
第二章 测试题
一、单选题
1.D 2.C 3.C 4.B 5.A 6.B 7.A
二、作图题
8.图片答案略 9.图片答案略,抱歉!
三、填空题
10,放大振动 转换法 发声
11.能 振动 液体 不是
12.振动 传递信息
13.减少 柔软多孔
14.1.65
四、实验题
15.(1)真空不能传声 (2)相同 距发声体的远近 (3)快 高 (4)响度 音调 控制变量法
16.(1)A、B 高 (2) A、C 低 可以 (3)挑选其中一根弦,只改变弦的松紧程度,用相同的力度拨动弦,越紧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五、计算题
17,解:(1) A、B间的距离即为汽车行驶的路程
Sab=s车=V车×t=20m/sX 2.5s=50m
(2)鸣笛声传播的距离
S声=V声t=340m/s×2.5s= 850m
由题意可知,汽车和声音行驶的路程之和是A处离山崖的距离的2倍,即
L=1/2(s车+s声)=1/2(50m+850m)=450m
则B处离山崖的距离为
S距=L—S声=450m—50m=400m
(1)A.B之间的距离为50m
(2)B点离山崖的距高为400m
六、综合题
18.(1) 20000 不能 (2)穿透能力 (3)A (4)3.6 (5)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