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脑筋”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根本途径之一。而在许多家庭中,孩子处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基本上对任何事物都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全部由父母打理齐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些看似不合理的事情,却是每个家庭中最常见的风景。
长时间懒惰导致了孩子愚笨,这是很正常的因果关系。孩子们本来天资聪颖,但最后却成了“小笨蛋”,究其原因就是孩子太不爱动脑筋了。不爱思考,不喜欢去发现问题并探索问题的孩子,往往是无责任心、无生存能力的。
那么,心急火燎的爸爸妈妈们到底该怎样做呢?
首先,我们应该要求孩子去做他所能做的一切事情,而不能只学书本知识,局限在一个有限的小范围内。
很多年轻的父母在生活中可能都会发生这样温馨的情景:抱着刚刚学说话的孩子观赏一朵花,你指着那盆花说:“那是一朵花。”然后将所有描写花如何美丽的词汇都细细地讲给宝宝听。当爸爸妈妈陈述完毕的时候,宝宝会不太连贯地重复你说过的话。下次再遇见美丽的花朵,孩子会指着花,兴奋地说:“这是花,是妈妈讲过的那种花。”这就是帮助孩子思考的过程,是孩子们不断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运作。
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教导,往往停留在初级阶段,未作深一层次的启发与指导。认为随着孩子的成熟,自己的智商已远不及孩子,于是停止了对孩子的指引,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而溺爱让孩子们丧失了搜寻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要让孩子不断进步,发现问题并且学会思考,还是离不开父母指导的。如果一切由孩子自己去尝试摸索,那这个孩子在整个求学过程中很可能落后。作为父母,适时地推孩子一把,是有必要的。
通过对日常生活事物的分辨、归纳、整理、分析,孩子的思考能力开始慢慢进步,处理资料的方式和过程越来越精细熟练,越来越合逻辑,这就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
在学校里,孩子的学习成绩之所以存在差异,很多人都将它归于天赋,说这是孩子天赋不如别人。其实这是不对的,真正的原因是孩子没有去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小问题,没有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往往是训练孩子思考的好机会。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教孩子认识新鲜的事物,并作出正确分析,更可以让孩子通过语言的表达,说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孩子在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父母不要打断他。等孩子陈述完毕后,正确的部分,我们一定要给予孩子肯定和认同;不正确的部分,则予以适当的更正即可。
语言的表达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正确的观念,因为它是思考的一部分。但是父母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孩子们说话不完整,语句颠倒,内心想法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等等,这些都是不好的现象。但是爸爸妈妈们在发觉后却没有及时进行矫正。长此以往,孩子的思考能力是一定会受到影响的。
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多数的爸爸妈妈忙忙碌碌,很少与孩子沟通,甚至是没有任何沟通,这是不正确的做法。这样一来,不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得不到好的维系,更无法纠正孩子在语言表达上的错误与不足了。
正确的做法是:
①父母亲要多陪陪孩子,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并让他/她把所要表达的观点说得清清楚楚。
②当孩子表达不清楚时,父母要及时补救。
③找一些通俗有趣的故事和童话,多念给孩子听,并讨论其中的情节。
孩子们的脑子是非常聪颖的。只要我们稍稍注意一下对孩子语言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孩子们就会展示出惊人的进步。如果孩子不爱动脑的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孩子目前的情况。
①培养孩子动脑筋的兴趣,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引导孩子动脑筋解决。
②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培养孩子动脑筋的兴趣。
③将培养孩子动脑筋的兴趣融进生活之中。
④让孩子读一些幼儿刊物,多看少儿节目,引导孩子动手、动脑。
⑤带孩子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感受生活,拓宽孩子们的生活空间。
⑥运用激励的手段,让孩子尝到动脑筋的甜头,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除了以上几点,我们也应该让孩子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或工作,这样不但能让孩子在劳动或工作中发现问题,得到启发,也能考验孩子的个人协调能力。所以,最好的探索和启发是源于生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