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时老师讲得快,有的同学的笔记记得龙飞凤舞。等到复习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记的是什么。这其实是因为这些同学漏了“整理”这一步,而整理笔记至关重要,好处如下:
(1)课后的24小时是遗忘的高峰期。在这段时间内,每个人将遗忘70%的内容。及时复习能减少我们将遗忘的内容。
(2)大脑更善于记忆条理性的内容。相比课本,笔记是基于课堂内容的总结,条理性更强。
(3)老师在讲解时,加人了手势、语言、表情等元素。整理笔记的时候,有的同学会自动将这些元素和知识结合,把单纯的知识记忆转化为经验记忆,而经验记忆在大脑中存续的时间更长。
(4)通过笔记,我们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二次总结,便于后期复习。
很多同学不会整理笔记,把整理笔记变成了抄写课本,这是起不到效果的。要有效地整理笔记,以下给出四个建议。
1.不能拖延
课后要及时整理笔记,不可以拖延。整理笔记时,我们要对照课本和原有笔记,回忆课上讲解的内容。所以,当天的笔记,一定要当天整理。否则,到了第二天,我们会忘掉大部分内容,就不具备整理的有效性了。
2.增删改查
老师讲得快时,笔记很容易记得不完整。整理时,我们需要将遗漏、跳跃和省略的内容进行补充,将简写的、用符号替代的部分,进行恢复。
对于课本上有、但不重要的内容,我们要舍弃,要保持笔记的简洁性,减少记忆量,要对错别字、记录不准确的部分进行修改。
最后,我们要进行整体检查,确保笔记的完整性、简明性和正确性。
3.分层编号
分层编号是指按照提纲,对笔记内容进行分层、排列顺序,然后为其加上统一的编号。
通过整理,我们不仅可以重新梳理知识结构,加强各个知识点的联系,还可以加深理解,提高记忆效率。
4.分类抄写
分类抄写是指对整理后的笔记内容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内容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进行标记,然后将相同类型的内容抄写到其他地方,如卡片上。
不少同学整理笔记有以下三个误区。
1.将笔记重新抄写一遍
有的同学觉得笔记上的字太乱,会把笔记重新抄写一遍。这是一种效率很低的学习方式。整理笔记的作用在于回顾课上老师讲解的内容,加深理解。只要不影响阅读,不用刻意讲求字迹的工整。
2.把纸面填得满满的
有的同学希望把纸面填得满满的。这样,复习的时候,就不用看书,只看笔记。
其实,笔记是对课本内容的补充,再详细的笔记也不应该代替课本。复习的时候,课本和笔记对照使用效率才更高。
3.每篇笔记只记录新的内容
为了避免重复,课本的每一部分都是新的知识点。有的同学认为笔记应该和课本保持一致,刻意让每篇笔记只包含新的内容。
这样会人为割裂知识点的关联性。知识点之间是互相关联的,通过掌握这种关联性,我们不仅可以复习旧内容,还可以加深对新内容的理解。所以,在整理笔记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加入联系紧密的旧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