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于律己,完善自身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起着两方面的教导作用:第一,以“身教”来为孩子做出直观的、经常的榜样;第二,以“言传”直接指导孩子的行为,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指引孩子走上人生正路。
父母要想树立威信,有效地教育孩子,不能强令孩子尊重、服从,而要靠自己的高素质让他敬佩,成为孩子的良师。如今干什么都要考证,连家政服务员都要凭证上岗,唯独当家长不要考证,生了孩子就“上岗”,而且永远不“下岗”。可是,做一名善于教育子女的合格家长,比做一名合格驾驶员的要求要高得多,也困难得多,有多少人认真考虑过自己是不是合格家长呢!
当父母不一定要有高学历、高职位,但必须德高身正,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包括祖辈在内的所有家长,都必须自觉完善自身,提高全面素质。教育家陈鹤琴说:“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父母要求孩子做到什么,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做的(比如努力学习、讲究卫生),自己要做出示范;不让孩子沾染的恶习(比如赌博),自己先要戒除。言而有信的父母才能培养出讲诚信的孩子,言行粗俗的父母很难培养出文明有礼的孩子。要求孩子力求上进,自己却得过且过,孩子怎么会愿意听话呢?
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的素质,关系家庭教育的成败,只有好父母才能培养出好孩子。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家长的自我提升。做父母就要有父母的样子,遵守家长行为规范,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学习、生活,都应该先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再去要求孩子。
二、身教重于言传
言教永远赶不上身教的震撼力。父母身体力行,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教育方法了。很多时候,孩子更愿意看看父母是怎么做的,而不是听父母怎样说。因此父母最好少“说”多“做”,父母“做了什么”比“说了什么”更重要。孩子桌子或房间凌乱,总是找不到东西,家长就在收拾房间、整理抽屉、收纳物件方面给孩子做出示范,并教给他方法;希望孩子爱读书,就让他天天看到父母读书看报或网上阅读,这比天天教训他“好好学习多读书”有效得多。父母最好能和孩子一起阅读,分享故事,议论互动。亲子具有同样的阅读兴趣,就会有共同的话题和活动,可以一起交流读书心得。
在孩子面前,家长要做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庄重谨慎,举止言谈不放肆,不喝醉闹事,不拉帮结派,不给别人添麻烦或造成不良影响;为人正直、讲究诚信、主持公道、处事公平、兑现承诺;关心他人、救助弱小、服务社区、回报社会;自我约束,不管有没有人看见,不论是否有利可图,只做应做的事,不该做的事绝不做。家长带头做到这些,比说一千遍、一万遍的大道理有用得多。
为了使自己的言行成为孩子成长的航标,有一对夫妻达成共识,一定要注意细节,净化自己身上的负面教育因素,让孩子抬头有明镜,言行有榜样。他们约定:①相互体谅,相互谦让,在儿子面前不表现分歧、不争执,任何时候都不对他说假话;②与孩子保持平等关系,他的朋友来坐客,要表示欢迎,热情招待;在他的朋友们面前不责备孩子,不说孩子的不好;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尽量回答;③不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多夸奖他的优点;④不说别人的坏话,不泄露别人的隐私;⑤不说孩子不能理解的事、对他会产生负面影响的事。
三、鼓励孩子和榜样共同进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人无完人,父母自身各有局限。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抱有一种“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积极态度,谦虚而诚恳地告知孩子自身的某些不足,鼓励孩子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克服缺点。父母既要鼓励孩子进步,也要提醒孩子,千万不要被别人身上的缺点或坏毛病影响,好习惯没有养成,又习得了坏毛病,这就背离了向他人学习的初衷。
“孟母三迁”,为的是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榜样也是孩子身边环境的一部分。父母是孩子最天然、最近的榜样,因此,父母首先就要“正己”,想方设法从各个方面为孩子做出表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