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确定自己的孩子是真的胆小吗?
如果从妈妈的角度来看,可能会有一大部分妈妈给出肯定的答案,孩子不敢在众人面前开口,遇到陌生人就躲一下,对陌生情况选择逃避......这一切的表现不是胆小又是什么?所以很多妈妈的口头中总会有一句出现频率相当高的话:“我家的孩子就是胆子小”。
但若是换个角度,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可能就不一样了。有一部分孩子是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胆小的,因为妈妈说他胆小,所以他选择遵从妈妈的“指示”,胆小下去;有一部分孩子则可能是性格所致,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但怕麻烦或者需要时间适应,又或者是想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再表现自己,结果却都被心急的妈妈直接贴了“标签”。
我们知道,标签这个东西对孩子的影响相当大,除了胆小,我们还可能会给孩子贴上各种其他的标签,相信绝大多数孩子身上都贴着不止一个标签,这些标签反倒让孩子越长越“歪”。所以是时候撕掉标签了,让孩子能自由释放天性。
第一,承认孩子有问题,但不给他定性。
孩子可能的确在某些方面有问题,然而如果我们在一开始就给孩子贴了标签,就意味着我们给他定了性。这是很武断的做法,因为孩子原本就是在不断地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的。
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比如他胆小、不信任自己,那么我们应该接纳他的这个问题,想办法去帮他解决,而不要直接就认为他一定是一个胆小的人。勇气是可以培养的,再胆小的人也能通过某些锻炼而变得坚强起来,我们也要对孩子有信心。
第二,尊重孩子自身的性格发展,不带指责地去引导。
有的孩子天生性格内向,这是他与生自来的东西,如果我们直接用标签来否定他,就相当于否定了他整个人,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否定是可怕的,他会变得更加自卑、更加没有自信。
所以即便孩子天性胆小,指责也绝不会帮他有任何改变,最好的做法是合理的引导,在尊重孩子本性的前提下,帮助他一点点接触外界,引导他一点点打开心扉,给他创造更多的与周围接触的机会,让他能参与更多的练习,从而让他的性格发生积极的改变。
第三,通过孩子胆小的表现,增加他的生活经历。
怕黑、怕虫子、怕打雷、怕噪声,自己的东西被抢了就哭,被冤枉、欺负了也哭......孩子们胆小的表现可谓多种多样,但如果仅凭借他的这些表现就直接给他贴个负面标签,那也太冤枉孩子了,其实他可能不过是因为经历得少,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应对。而哭是一种本能,当不知道怎么应对的时候,只能将自己交给本能。
既然经历得少,那就增加孩子的生活经历,当他的头脑中吸收了大量的知识、常识,当他知道遇到不同的事情可以有怎样的思路去解决时,他自然也就不那么害怕了。其实人正是因为无知才会恐惧,让孩子尽量知道得多一点、经历得多一点,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他再应对起生活来才能游刃有余。
第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标签“脱手”。
孩子身上的很多标签,并非是我们有意识地放上去的,更多的是我们在一时心急、一时不知道怎么解释当下的情况、一时无奈等情况之下,才给孩子贴上的。然而,话已出口、覆水难收,标签也就在孩子身上打下了烙印。
所以要拒绝给孩子贴标签,我们自己也应该下一番功夫,学会控制情绪,理解孩子成长的不顺利,接纳他的不完美,多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孩子,多看到他身上的好,以减少我们“一时不察”而错从口出。(张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