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开始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个别家庭教育。在漫长的教育实践中形成“教育爱”,使“爱”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因素。人们把“教育爱”比喻为“慈母”。对于教师来说,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必须在热爱教师这个崇高职业的基础上,形成“教育爱”,它是关系到教育成败的心理基础。
爱,就是以情感人,它是教书育人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爱”是教师在热爱自己职业的基础上,对自己工作对象的爱,即“一切为了学生”。有了对事业深沉的爱,才会对培养学生产生崇高的责任感。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着一种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即如果善意地知觉对方,有意无意地寄以希望,对方便会产生相应的反应。对师生关系来讲,教师对学生倾注“教育爱”,学生就会在学业、思想品德方面表现进步;反之,教师缺乏“教育爱”,甚至对学生反感,与学生搞对立,就会产生负效应,学生的学业、思想就会退步,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成为个别学生厌学、辍学的原因之一。因此,爱,是维系初始个别家庭教育的纽带,没有爱,便谈不上任何真正的教育,教书育人便无从谈起。
自从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以来,由个别教育变为集体教育,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但千篇一律的班级授课制,不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发挥学生的全部潜在可能性。因此,必须将个别家庭教育中的“教育爱”引入班级授课制中来,用教师以“慈母”般的爱,热情地从思想、学习、身体、生活等各个方面爱护和关心学生;当学生中出现问题时,能循循善诱地耐心教育、热情疏导。爱,在教育中是一种普照的光,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对优生不偏爱,对差生不歧视。教育学研究表明:优生与差生是相对的。教师只要倾注了“教育爱”,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是可以变差为优的。美国心里学家布卢姆用实验证明:教师教育有方,就象慈母般地对待学生,95%的人可以成为好学生,而5%是先天不足。这个结论涉嫌于“教育万能论”,但其着眼点在于“教育有方”。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也说过:“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所以我们应善于从中挖掘出一些积极因素,特别是“教育爱”。
“教育爱”是更深层次的爱,它摒弃了父母对子女那种狭隘的溺爱和偏爱。马卡连柯说:“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高尔基语)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理解,是一种巨大的策动能源,学生会将这种“热能”内化成自信心和内驱力。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因素。心理专家认为,爱的情感可以影响和调节兴趣、爱好、信念、追求、毅力和理想等多种非智力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它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经久不衰的动力因素,使“教育爱”成为沟通师生之间的一座坚韧的桥梁。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互解的效能,愉快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活动,沮丧、愤怒的情绪则不利于智力活动。情绪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情境性。
因此,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这种爱,最根本地来自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一个毫不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教育爱”便无从谈起。
热爱学生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辩证的统一。“教育爱”,不单纯是对学生的关心、热爱,也是一种崇高的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又是“严父”,“严师出高徒”的说法是颇有道理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吴玉章说:“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以为最主要的应该是爱和严相结合……这才是真正的爱。”青年学生在各方面都处在成长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师必须对他们敢于和善于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既要一丝不苟,又要合情合理,这是包含在“教育爱”中的基本内容。只有爱得深切,才能严管细抓。如果对学生不进行严格要求,发现问题也听之任之,就会误人子弟。有人担心,对学生管理太严会出问题。我们从教育实践中体会到,一个对学生倾注了“教育爱”的教师,对学生严管细抓,是对学生爱护的表现,对他们的“管”、“抓”,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是教师要对他们耐心地讲道理,不仅让其“知其然”,还要让其“知其所以然”,以此来提高他们懂道理、讲道理的自觉性;“动之以情”,就是教师用一颗赤热的心去关怀他们,激动他们,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因为“入情才能入理,通情才能达理”。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应该坚定地认为,同学们是通情达理的,只要真正倾注了“教育爱”,就是方式上比较严厉,有时甚至过了头,他们也会理解,也能接受。随着他们身、心的逐步成熟,他们会越来越领悟到:正是教师的严格要求,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获得了真才实学。他们会把这样的教师铭记在心。所谓教书要育人,育人要育心,道理就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