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而小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是特别简单的,他们总是会将所有的情绪表露出来。比如当他们心情很好时,他们会非常开心地跟父母分享;而当他们心情不好时,他们也会将这一份情绪发泄出来,以此获得父母的关注。很多孩子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只会苦恼,让家长特别“蒙圈”而且上火,这是为什么呢?
1.孩子不会表达情绪
使用情绪语言的孩子,很难把自己的感觉整合起来,也很难正确地体会别人的感觉,这会使他在调适情绪时更容易陷入困境。所以一旦有情况发生,有情绪来临,孩子就不知道如何自处了,只好用苦恼来发泄情绪,以此告知父母和大人自己很无措、很伤心、很难过或者很懊恼。我们来看下面两个孩子的事例:
事例一:小袁端着汤碗,手没拿稳,把牛奶洒了一地,于是小袁哇哇地哭了起来,妈妈听到动静赶来,看到哭个不停的小袁和一地狼藉,立马就火了:“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就知道哭!洒了告诉妈妈啊!”结果小袁哭得更厉害了……妈妈一边抱怨,一边收拾着残局。
事例二:小新同学也把牛奶洒地上了,妈妈赶来看到这样的场景,小新撇着嘴:“妈妈,我好难过啊……”妈妈听到小新说的话,就抱住了小新,然后说道:“没喝到牛奶所以难过是吗?”小新吸了吸鼻涕,忍住哭泣点点头:“嗯……”妈妈接着说:“地板其实也很难过的,你把它弄得黏糊糊,要不帮它擦干净吧?”小新转身去拿抹布,把地板擦干净了。
两个孩子同样的经历,产生的结果却大不相同。差距就在于孩子是否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不会表达情绪,只会哭,犹如火上浇油,让你原本就控制不住的情绪爆发出来,你觉得孩子是在磨你的耐心,孩子却有苦说不出,委屈不已。在孩子看来,哭就是一种宣泄情绪的本能行为。
2.孩子会无意识地转换情绪
一般来讲,人感到伤心难过的时候才会哭。那为什么孩子好像只会伤心难过,只会哭呢?有一种可能是,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由于缺乏言语表达的能力,孩子表达情绪的行为是自发的、无意识的。他们希望父母看见和理解自已全部的喜怒哀惧,却又说不出来。有的父母因为自身的原因,会选择性地看见孩子的情绪。比如开心、愉悦等令人舒服的情绪,就会被看见并得到鼓励,但生气、愤怒等爆发性强的情绪,被认为是不好的,就很容易被忽略掉。慢慢地,孩子发现只有伤心哭泣才被允许,生气、愤怒、恐惧等其他情绪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就因为这样,孩子通过观察和体验,潜意识里有一种强大的声音在告诉孩子,只有当你伤心的时候,父母才可能允许和看见自己的情绪,于是孩子将其他原始情绪进行了转化,把那些不能够直接表达的情绪,转化成伤心难过表达出来。长此以往,哭泣就成为一种习惯,伤心难过也成为孩子唯一可以表达的情绪。
3.孩子缺乏情绪应变技能
小时候孩子其实很喜欢“干活”,可是父母经常会说:“这个你不会的,你不能动。”“赶紧放下,危险知道吗?”久而久之,孩子不仅养成依赖心理,还可能导致穿衣服、整理书包、安排作业等日常小事对他来说都是懊恼的挑战,孩子陷入挫败感和无助感的旋涡,自然也就没有了利用自己力量成功做好一件事的成就感。此时不哭更待何时?对于此时的孩子来说,哭泣是在为自己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感到气愤、懊恼。
所以,当孩子哭泣时,家长不要急于插手,而应回应他的情绪。如:“你已经很努力了,积木没有搭成功,所以很难过是吧?”然后再允许他用哭来宣泄痛苦,默默陪伴他,让他与情绪待一会儿,锻炼他情绪的承受力。越是爱哭的孩子,越说明他心里深藏着一些痛苦和压抑。而哭泣本身能够治愈孩子的创伤。因此我们要允许孩子发脾气、大哭,以排解创伤,发泄平日里积攒的情绪。等到平静后,鼓励孩子再次尝试或者帮一帮他们,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孩子就会敢于尝试,会越来越有自信和安全感。
因此,父母学习的重点是和孩子一起通过“一掌一图”看见真实的情绪是什么,让孩子体验丰富的内在感受,并学会用语言表达的方式来告诉别人自己真实的情绪,也就是“说情绪”而不是“带情绪地说”,这是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具备的情绪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