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现实生活的压力,陪伴也变成了一种奢侈。当今,父母失陪并不只是乡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很多城市中的孩子出于父母工作的原因也沦为了“失陪一族”。
这种“失陪”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完全没有时间陪孩子,这其实是极少数;二是“隐形失陪”,这是大多数。
什么是“隐形失陪”呢?就是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却没有做到真正的“陪伴”,比如父母跟孩子坐着一张沙发,各自看着不同的屏幕,孩子在iPad上看动画,大人在手机上玩游戏,这就是陪着而非陪伴,而这却是很多家庭亲子相处的现状。
之前,人民日报就曾为失陪宝宝犀利发问,提出“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各大媒体也紧随其后,喊出了“陪着≠陪伴,不做隐形父母,拒绝隐形失陪”的口号。
很多父母都会说:我也知道陪伴孩子很重要,可我哪有时间啊?每天那么晚下班回来,累都累死了,哪还有精力陪孩子做那么多事情。
这些父母以为的陪伴,大概就是长时间地和孩子待在一起,而所谓高质量的陪伴,就是要把陪伴的时间安排得既满当又有意义,阅读、游戏、运动……一应俱全。
这种理解既是不准确的,也是不现实的。
首先,按照现实因素,大多数父母是不可能长时间地寸步不离地守在孩子身边的,其次,和孩子“距离太近”、为孩子安排太多的学习性内容反而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和困扰,过犹不及。
其实,陪伴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和空间的紧密,高质量陪伴也并不在于安排的活动多少、是否有意义,最关键的点是,你是否和孩子建立了情感上的联结,是否和孩子达到了同频的状态。
对于陪伴,父母们应该以轻松的方式去看待,否则还没行动,思想上就已经把自己压垮了。父母们不要把陪伴看作是全天候无微不至的照顾,更不要把“高质量”与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包罗万象联系起来,而要把它定位成“亲子之间的补充和休息”。
这样的陪伴不需要很长时间,也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具体来看,注意到以下三点即可:
第一,沉浸式交流,跟孩子心贴心地沟通。亲子陪伴的最佳状态,就是父母能和孩子进行深度沟通,这样的沟通可以通过很多形式实现,可以是窝在沙发上闲聊,可以是玩游戏时候的合作,也可以是看电影、读书的分享。
第二,简单地互动,让孩子知道父母是能够理解自己的。有时候,我们无法做到跟孩子特别深入的交流,那没关系,简单的互动也可以,不必和孩子一起做一件事,但最起码要让孩子知道你在干什么,你也要知道孩子在干什么。
比如你在看一本书,孩子在你旁边玩,你可以适时地和孩子说一些书中的内容,同时也关注一下孩子的进程。
第三,及时地回应,让孩子确定你就在身边。有时候,父母会感觉累得虚脱了,什么都不想说,也不想动,你就可以如实告诉孩子,你很累,需要休息,但是你会一直在他周围。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长们在一起聊天,孩子们在一起玩,有的孩子就会一会儿过来找一下妈妈,如果妈妈很耐心地回应他,他马上又会跑回去继续玩,但如果妈妈忙着跟别人聊天不理他,不一会儿他就要闹起来。
有时候只要孩子确认父母是“在”的,不会突然消失,他们就可以安心地去做自己的事情,这也就达到了陪伴的意义。
心理学领域有个依恋理论,说的是孩子越是能够安心地回到父母的怀抱获得宽慰,就越是能够自信地再次与父母分开,探索新的世界。
父母要学着把自己的放松时间和陪伴孩子的时间融合起来,做到陪伴孩子的同时又放松了自己。
除此之外,周末、假期也应该好好利用起来,可以定期进行家庭郊游、家庭读书会、联欢会等。
如果是在父母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当然陪伴的内容也可以尽可能地丰富,如去旅行,去博物馆,去参加野外游戏,和孩子一起看电影,一起玩桌游,一起运动等。但是要注意两点,第一,学习的内容不要过多,第二,尽可能地少玩电子产品。
现在很多孩子迷上手机和电子游戏,很大部分原因就是由于父母的“熏陶”和忽视。
人在使用电子产品娱乐时,很容易完全沉浸其中,这表示着我们与电子产品产生了联结,我们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感就与此时此地无关,而寄放在另外一个空间。这样的你,对于你身边的人来说,是非常有距离感的,他们会感到无法接近你,无法理解你的想法和情绪,进而会产生我被疏远甚至拒绝的感觉。
父母当着孩子面玩手机时,孩子就是这样的感觉。另一方面,这也给孩子带来反面的榜样作用,爸爸妈妈玩手机,我也要玩。于是,精神上的孤独和行为上的被诱导使得他们很快就迷上了电子产品。
关于陪伴,父母实在没必要过分追求“丰富精彩”,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通过一些方法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就已经完全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