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对受害者施以同情的同时,更加痛斥施暴者的恶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的增大,家暴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相比于家暴,暴力思维更加可怕。认为暴力往往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用“拳头”说话的效果远远比讲“道理”更有效果,这就是典型的暴力思维。有的父母总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不听话,小心我的巴掌!”可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巴掌下面,从来没有真正的顺从。
可怕的暴力思维
有些父母的教育是一种不容许孩子犯错的教育,孩子一有错误轻则挨骂,重则挨打。只要是思想独立的人,就一定会犯错,只要不是品质上的缺失,就不应该给予太严厉的惩罚。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所以惩罚和管束孩子是自己的自由,孩子更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千百年来,很多中国孩子一直处于这样的境地,从一生下来,就被当作父母的私有财产,可以由父母任意处置:可以任意地被训斥,可以任意地被打骂,可以任意地被管教,可以任意地被禁止发表意见,可以任意地被限制自由,可以任意地被限制恋爱的权利,可以任意地被剥夺选择职业的权利...而父母所做这一切的理由,居然都是因为爱孩子。
所以,很多孩子自幼就被剥夺了和父母对话的权利。他们永远是被动的服从者,被动地听着父亲喝醉酒后的训话,母亲从麻将桌下来后的呵斥,不让看电视、被关禁闭做作业的要求......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经常充斥着各种语言暴力,“你再淘气我就打你了”“就你这样,长大了也没出息”“再哭我就打死你”“你太笨了,某孩子比你强很多”“你笨得要死”“再哭狼就来了”....类似的话,存在于很多家庭的教育之中。那么,作为家长的父母们,有没有审视过自己的言行带给孩子的会是什么?
身体上的伤痛,过一段时间就忘了,心里受的伤却没那么容易愈合。
一天,商场里母女俩发生的争吵,引起了很多人的围观:(文略)
语言的力量是无形的,且非常强大。它浸润式的进入孩子的内心,积极的语言多了,就会化成一种养分,滋润心灵;消极的语言多了,就会慢慢凝结成一把刀,一点点地刺伤内心。时间久了,孩子会认为“我就是这样的人”。
孩子没有甄别事物真假的能力,父母说什么他信什么。孩子一开始听到这种打击的语言时,由于内在的力量还未遭到彻底的破坏,还会叛逆,抗击。后来,内在的力量被父母的语言打击钝了以后,就不会再反抗了。很多父母眼里的乖孩子,并不是真正的天性温和,而是抵抗无用之后的“服从”。他们学会了忍让、讨好,性格温和,只是他们被压制以后所表现出的假象,一旦脱离管束,他们会表现出各种问题。
缺乏沟通能力
长期在暴力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很多事都不敢和父母说,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会限制孩子的正常成长。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对他的孩子教育也会继续这样的传统,不和孩子沟通,以暴力管教孩子。如果他自己小有成功,就认为自己是孩子的榜样,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如果他自己不成功,更成了他管教孩子的理由,就是因为自己小的时候被管教太少,所以,自己要担负管教的重任。
但是,又有多少父母真正地担负起了这样的责任?有多少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沟通、一起进步?当父母天天逼着孩子学钢琴的时候,有几个自己也去学习?有几个父母能够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自己也去看书?父母放弃了自己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仅仅把权威、命令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就是我们现在家庭教育的现状。
攻击性强、易怒、冲动
很多有家庭暴力的父母,当孩子的学习成绩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棍棒出孝子的传统思想就会出来作祟,觉得对于比较顽劣的孩子只能采用暴力手段;当事业上遇到不顺,离异、醉酒、嗜赌成性等状况出现时,孩子就成了父母的出气筒。孩子在暴力的环境下成长,很大程度上也可能会形成暴力解决问题的习惯。他们自身缺乏安全感,对他人不信任,同时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给了他们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可以理解为缓解压抑的一种释放。
已经有大量数据证明: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孩子,会在社会上释放自己的攻击性,以至出现许多校园暴力事件,甚至青少年犯罪的现象。有两个省份针对校园暴力事件的调查显示:有49%的学生承认对其他人有过暴力行为,87%的学生确认遭受过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攻击行为。所有的校园暴力事件中,受到身体和言语攻击行为的受害者超过80%,这些事件的发生,绝大多数跟学生的攻击性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家庭暴力则是形成这些孩子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
焦虑、沮丧和自卑
对于暴力,孩子小的时候,对事物还没有准确的认知,他们会感到恐惧,不敢和大人说话,在外面也会表现出胆怯。大一点的孩子会感到家庭不快乐,看到别的小朋友与父母快乐互动的时候,他会感到失落,甚至心理扭曲,因为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家里会是这样。而等到孩子上小学以后,才是最危险的,他们在家里感觉不到温暖和快乐之后,就会感到自己与他人不同,于是就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沮丧和自卑情绪,这种情绪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王淑敏)
|